石油币储蓄计划
美食 2025-04-05 17:00:31 510 0
传统中国确认等级制度,甚至将这种等级制度作为天理纲常来尊崇。
只有法治政府才会为大家实现梦想提供一个外在保障,营造一个很安全的环境。从原则上讲,不需要纠缠于它是否要作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关键是这方面的制度是否存在,是否完善,是否遵守。
如果一个政府是个无能、腐败的政府,从公共权力运用角度来说,它既无法帮助我们去实现个人的梦,甚至还会阻碍、破坏我们实现梦。一个先进的政府必须拥有不断健全的法制体系,才能确保一个国家的健康发展。比如,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措施。有了法律就有了规则,这个规则需要由执法部门来维护。运用理念,指导建设法律制度,将政府的一切行为都纳入到法律的轨道当中去,这才是法治政府建设。
现实中,很多违法者一旦违法,其第一意识就是找关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法治政府理念内涵丰富,比如,我们常说的依法行政、公开行政、服务型政府建设、有限政府等等,这些都是理念。因此,在这方面花费精力和资源是很不明智之举。
要让法官秉公办案,必须先解除其后顾之忧。高薪虽然不一定养廉,但不少国家都在奉行这种制度。参加筹款活动,参加什么歌咏会等等,这些都不属于法官职责的范围。公正有一个前提,就是判决必须公开,而且必须由审案法官签署。
法官有可能判错案,也有可能做不到公正,但不能就此而因噎废食,给法官戴上镣铐,把他们置于严密的监视之中,并且三天两头给他们紧螺丝,使法官无所措手足。中国法官的考核措施和标准构成了一个繁冗复杂但不一定有成效的考核系统
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还有人怀疑审判独立的确当性和可行性。香港基本法对法官的工资也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它们只会分散法官的注意力,浪费法官的精力和时间,而不会对法官公正办案有任何好处。於兴中,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学院讲座教授。
要让法官秉公办案,必须先解除其后顾之忧。法官的道德品行、思想信仰、价值取向等对公正判案都具有重要作用,应该注意培养。发生了纠纷找一个什么样的人解决?找一个某一方的亲戚朋友、关系网还是一个中立的第三者?答案不言自明。法官终身制则进一步为法官独立公正办案提供了保障。
同理,不虐待法官就是不要用非法的标准衡量法官。即便是有考核的必要,考核的标准也应该以简为好,以法为准,而不应该用与审案决判无关或关系甚微的指标考核法官,决定法官的升迁和待遇。
美国一位大法官曾说,法官高薪是法治的保障。什么叫不虐待法官?不虐待法官就是不让法官做不可能做到的事。
来源:南风窗2013年第8期 进入专题: 法官 。参加筹款活动,参加什么歌咏会等等,这些都不属于法官职责的范围。除此而外,他没有义务做别的事。不管法官代表谁,代表国家,代表社会还是代表人民,不管法官是在天上还是地上,不管是中国法官还是外国法官,法官的职责都是定纷止争,听讼断案。就应该让法官自主决定,而不应该束缚他们的手脚。不虐待法官也意味着给法官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不随意调动他们。
中国法官的考核措施和标准构成了一个繁冗复杂但不一定有成效的考核系统。不虐待法官就是不让法官做他不应该做的事。
它们只是因为便于区分隶属关系而设计的行政级别,还是基于对法官业务水平的一种评判标准?只有当判决公开后,我们才可能从各级法官判决的水平上看出法官的级别到底意味着什么。当然,我们不仅不能虐待法官,而且要真正地善待法官。
伸而言之,就是所谓司法审判独立。法官有可能判错案,也有可能做不到公正,但不能就此而因噎废食,给法官戴上镣铐,把他们置于严密的监视之中,并且三天两头给他们紧螺丝,使法官无所措手足。
这样人们才能知道对某一案件的判决是否公正,哪一位法官的判决一贯公正或只是偶尔公正,哪一位法官有真知灼见,哪一位法官只能做到平庸。出于这一考虑,法官应实行高薪制和终身制,有了这样的制度保障,他才能更好地按照公平、公正的标准来判案。自然是一个中立的第三者。像任何专业人士必须具有固定的专业的实验室或工作间一样,法官也有自己固定的工作室,不可随意搬迁。
只有法官在若干案件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贯行为大致公正时,才可以说这位法官是公正的。美国宪法规定,法官在位期间薪资不能减少,意在防止国会因法官做出不利于它的判决而惩罚法官。
频繁调动使他们经常处在陌生的工作环境中,直接影响他们工作的质量。发达国家的法官年薪都高于或相当于国会议员和高级行政人员的薪金。
因此,在这方面花费精力和资源是很不明智之举。但对法官的监督应该依据既定的法律程序,制定法规及采取纪律措施,在不影响他们独立判案的前提下督促法官尽最大努力做到公正。
高薪虽然不一定养廉,但不少国家都在奉行这种制度。法官是否需要考核,尚有疑义。法官独立办案并不一定能保障司法公正,但法官不独立则保障司法公正的可能性更小。法官须经严格公开的程序予以任命,一经任命,除非法官犯有法律规定必须免职的重大错误,不可以轻易免除他的职务。
期待法官做出诉讼双方都满意的判决,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实在是强人所难。我们把法官分成若干等级,但我们不知道这些等级到底意味着什么。
善待法官首先要不虐待法官。培养全民的法治意识应包括培养立法人员、各级官吏及行政人员对法官和法院的尊重。
公正有一个前提,就是判决必须公开,而且必须由审案法官签署。外界的监督制约机制等等也是公正判案的重要保障。